许多数据显示,职场中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众网友表示,亚健康状态下的自己该学习如何防猝死了。
24岁小伙加班一月后猝死
这位24岁小伙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工作,微博名叫“小铮头没头脑”,一个月前,他发表了一条微博:“世上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失去联系。”5月13日,他在连续加班一个月后猝死。
这几天来,数万网友在他的微博里留言,为他点蜡烛。网友“臭羊”说:“你看,你与这世界失去了联系,像你说的,这么容易。”网友“dragonballs7”留言:“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网友“Ka妞”说:“天堂里别再加班。”
许多网友进入他所在公司的微博里留言,认为公司该对员工的猝死负有重要责任。许多网友也认为,责任并不只在公司,而是整个行业体制存在问题。有关“过劳死”,已成为一个令许多职场中人感到悲哀与无奈的话题,在网络上成为难以过时的热点。
每年55万人猝死,呈年轻化趋势
“24岁的小伙办公室猝死,让过劳死再次成为焦点。过劳,是导致猝死的一种常见原因。死者往往在死亡之前长时间、高负荷地工作,或者是长时间经受精神上高压力的折磨。这种死亡方式,往往与心血管有关系。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抵御那突如其来的死神。”昨天下午,知名微博账号“果壳网”发布这条微博。
一组数据在微博上触目惊心:1、我国每年死于猝死的人数达55万,猝死越来越频繁,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有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京沪等一线城市六成白领过劳;3、制造、金融、教育、媒体、法律业人群健康透支位居前五位;4、IT行业“过劳死”年龄最低,平均只有37.9岁。
无独有偶,近日智联招聘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发布《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有关调研是在去年12月以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的,历时一个月,共收取9072份数据。调研发现,职场中人普遍具有一些不良的躯体症状,最常见的包括眼睛模糊干涩、容易感到疲劳和眩晕、记忆力下降、颈椎和腰椎疼痛,并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躯体问题愈加明显。在房产、酒店旅游、广告出版、能源矿产等行业,员工有抑郁倾向和工作耗竭的问题更突出。
防猝死,这些知识要掌握
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每年猝死人数相当于每天有4架波音747坠毁死亡的人数,而对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这两天,网上出现了不少科普帖,教大家如何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最大限度地防止猝死。
猝死在发病前也有先兆。专家认为,猝死虽然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有先兆。有的患者在发病前数天或数月,会出现气急、憋气、胸痛、胸闷、心悸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及时通过休息缓解,必要时就医。
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猝死的几率。包括以下方面:每天保证6小时的睡眠时间,吃清淡、低脂的饮食,戒烟、戒酒,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以消减压力。
学会急救方式。如果碰到有人发病,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争分夺秒地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的抢救。记住3个要点:一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部,两手掌重叠进行按压;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压低胸骨至少5cm;三是按压频率应保持在至少100次/分。能够掌握人工呼吸的技能更好,在对患者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接着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