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怎么变黄了?不是防冷涂的蜡,是黄疸!
期盼了那么久的宝宝终于出生了,作为新妈妈,小叶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盯着身边的宝宝看,怎么看也看不够。可是,没过两天,她却发现宝宝本来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开始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赶紧跟医生护士汇报,是不是宝宝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黄疸是小宝宝中常见的现象,半数以上的新生宝宝都会经历黄疸这一过程。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由于宝宝体内的胆红素产生过多。当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相对处于无氧的环境中,宝宝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比较多;而当宝宝出生后,进入了一个富氧环境,宝宝体内多余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与此同时,宝宝肝脏分解胆红素的能力不足,通过肠道排出胆红素的能力也不足,因而就形成暂时性的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皮肤黄染,甚至引起眼白泛黄。此外,溶血、感染、胆道闭锁等会进一步增加胆红素的产生而减少胆红素的排出,因而更加重黄疸。
同是黄疸,原因不同
绝大多数宝宝的黄疸都属于生理性黄疸,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第2-4天间出现。一般先从面颊部位开始,皮肤微微泛黄,随后颜色加深,并漫慢向下波及胸部、腹部,再到四肢。黄疸:在第4-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在2周内自行消失。早产宝宝由于肝脏、肠道功能不成熟,黄疸程度往往比足月宝宝更严重,而且持续时间也更长。病理性黄疸:出现得早,进展迅速
少数宝宝的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由溶血、感染、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最常见的是因新生宝宝与妈妈血型不相容而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此外,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也可引起宝宝黄疸加重;某些先天性畸形,如胆道闭锁,或者先天性代谢异常,也可引起病理性黄疸。宝宝病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更早,往往在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出现,而且进展迅速。
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疑
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新生儿黄疸被称为母乳性董疸,见于少数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性黄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宝宝出生早期开奶太迟,或妈妈母乳不足,因饥饿而导致宝宝黄疸加重;另一种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妨碍了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宝宝黄疸持续不退,可以持续至宝宝出生后。4-12周。
给妈妈的提醒,如果是生理性黄疸
正常情况下,我国的妈妈和宝宝大多在产后4-6天回家,此时,大多数宝宝的黄疸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高峰。在妈妈产后住院期间,应该每天观察宝宝的黄疸情况,医生也会检查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如果过高,会及时处理。出院前,妈妈应该再次确认宝宝的黄疸程度。宝宝回家后,如果发现宝宝的黄疸仍在持续加重,2周后黄疸还是持续不退,或者已经褪下的黄疸又再次出现或增深,尤其是宝宝还伴有不太愿意喝奶、嗜睡、低热(肛门体温超过38度)等异常情况时,要尽早就医。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新生儿黄疸,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却是造成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母乳性黄疸,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尽早开奶,并采用按需喂养的方法,尽量让宝宝多吸吮,增加奶量。对于黄疸持续不退的母乳喂养宝宝,可以暂停母乳喂养2-4天,改用配方奶喂养。不过,在停喂母乳期间,妈妈一定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空,否则母乳分泌量会明显减少,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一般在停喂母乳几天后,宝宝的黄疸就会很快消退,此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少部分宝宝在恢复母乳喂养后又会出现轻微黄疸,不过此时宝宝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已比前期有明显下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必再用配方奶喂养。
如果是早产宝宝
由于早产宝宝的肝脏、肠道功能不完善,黄疸程度往往比足月宝宝更严重,黄疸持续时间也更长,而且早产宝宝的脑发育也不成熟,胆红素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大脑损伤。因此,早产宝宝的黄疸更需要关注,所以,早产宝宝需要比足月宝宝更积极地通过蓝光照射等降低胆红素水平。不过,即使及时治疗,早产宝宝的黄疸仍可能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一直持续到生后4-6周。
当宝宝发生病理性黄疸时,必须积极治疗,而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等待它自然消失。但也有少数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比较严重,为避免过高的胆红素所造成的脑损伤,当宝宝的血液胆红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积极治疗。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蓝光照射,促进宝宝皮肤、血液中胆红素分解并通过尿液排泄。在日常护理中,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增加喂养量,以促进宝宝排便,通过便便排出多余的红素。另外,某些益生菌、中药茵栀黄等,也可用于帮助宝宝更快地排出胆红素,加速黄疸消退。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