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一位正在养育孩子而疲惫不堪的妈咪,你希望孩子怎样?
也许大多都会脱口而出——
“乖孩子!”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妈咪们的抱怨:“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乖?”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对他(她)的行为处事很赞赏,就想当着父母的面夸赞一番,这其中最常用的词语是什么?——“真乖”、“乖孩子”。当我们用“乖”或“不乖”来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些词语的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价值观?
什么样的孩子才会被称之为乖孩子
在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无非是指那些听父母师长的话、不违逆大人、对成人的命令深信不移地服从的孩子。但这样却恰恰违背了孩子的本性。因为孩子在稍微懂事了之后,就会有自己的主张;如果父母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却又强迫自己要听话时,一部分孩子自然因压迫而反抗,变成所谓的“不听话的坏孩子”。而另一部分孩子,尤其是面对强势的父母,只好压抑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
用“乖”或“不乖”来评价孩子,本身就具有操控意味
想想看,绝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操控中逐渐长大起来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设计了一条路径,每当孩子想偏离这一路径的时候,家长就会干方百计地加以阻挠和制止,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觉知,甚至觉得这些源于爱的“暴力”或“操控”是对的。这种操纵就像牛吃草一样。一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一根小木桩上。刚开始它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待着,刨蹄子、打喷鼻、不断地撒野,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牛犊的力气太小,折腾了一阵子总是在原地打转,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然后,牛长大了,不仅个子高了,力气也大了,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根小木桩了。有一次,饲养员在给它添料的时候,故意把一些草料放在它的头够不着的地方,只要它一伸脖子,这小木桩就会被拔起来。可是,它吃完了够得着的草料,眼看着旁边的草,打了两个喷鼻就耷拉下脑袋了。
对孩子反复操控会导致3个结果:
第一,反复操纵的结果,让孩子从小就只好接受这种记忆,最后成为自己日后的行为准则。有不少小时候被操控的孩子,长大后成了施暴的大人。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给培养出来的。
第二,反复操纵的结果,使得孩子在学习中不敢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总是等着老师给他一个“标准答案”或者做法,当他们发现老师不提供这样的服务时,就会手足无措地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第三,反复操纵的结果,就是一步步抹杀孩子探求未知的情趣和欲望,压抑住自己的天性,在大人规定好的路途中蹒跚前行。这样的行进必然是心累而且身累的、是疲于应付的,孩子的创造力也就在这其中一点点地消失殆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到了大学再去做,还有用吗?
不论成人多么睿智,只要他还存有“要孩子乖”的想法,就是阻碍孩子独立思考、发展自我的刽子手。
乖孩子,最受伤!
事实上,许多父母都是拿着放大镜,审视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在唠叨中完成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乖巧的孩子来说,这个过程极其受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或模糊或清晰的“理想孩子”的模板,有的孩子会反抗这个模板,不停地出状况,于是父母就得不停地处理问题,修改模板,渐渐地这个模板就具有了弹性和空间,这种孩子的成长也许不够完美,但真实、自然。
于是他成了从不制造麻烦、省心的乖孩子,甚至愿意把所有心事藏起来,在父母面前扮演一个永远开心、绽放笑容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戴着父母期望的面具,永远在“扮演”自己。在努力迎合某个人时,同时也让出了自我发现的机会,丧失了自信和自尊。因为他从没有机会也没有充满弹性的空间来认识自己、建设自己,那个“理想模板”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使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奇怪的是,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乖巧的孩子,越是渴望父母的认同,越是发现无论自己多努力,都不能令父母满意,都不能达到父母理想的期望。压抑、沮丧就像噩梦,驱逐不去。
即使他已经进入青春期,即使他已经离开父母的羽翼去开创自己的生活,这个“理想模板”已经深深烙印在乖孩子身上。无论他怎样努力,永远不能令自己满意,戴着面具的他,不知道怎样来探索自我、认同自我,没办法舒展地做回真正自己。一旦遭遇危机,或需要应变力来应对环境中的挑战,他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无路可逃!每次面对这样的乖孩子,我都会心痛:在成长中,探索自我、建设E我远比迎合父母更为重要啊!做一个孩子,实际上不必太乖啊!
在父母倾尽所有来呵护、教导孩子时,干万不要忘了,爱很重要,教导很重要,而时间和空间也很重要,就像一本书,必有留白。当孩子跟你顶嘴时、对抗时,他不是不乖,只不过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自我,而不是那个父母刻好的“完美小孩”。在我看来,父母的宽容、忍耐实在比爱更重要!
养育一个孩子,没有什么比让他做自己,拥有一个真实自然的成长过程更好的了。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