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母爱到底有多重?而职场妈妈在不得不借助月嫂或长辈来帮助养育孩子的时候,她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晴晴满月了,前面的日子里一直是月嫂照顾晴睛和晴睛妈。一开始经历了剖宫产的晴睛妈感觉特别好,觉得大人孩子都有人照顾。但随着身体慢慢恢复,她开始吃月嫂的醋了:每次喂奶一结束,月嫂就把孩子抱走了,拍拍嗝或哄着睡觉;有时自己想抱抱孩子吧,可不知道是身上有奶味还是抱的姿势不对,晴晴表现得没有月嫂抱她时安逸。
进进妈比晴晴妈更郁闷。月嫂阿姨哄进进睡觉的时候,总是抱着他边哄边摇,摇着摇着进进就睡着了,但是这把进进的睡觉习惯给惯坏了。而且,进进生下来两三天的时候,进进妈奶水还没怎么下来。孩子饿得哇哇哭,月嫂阿姨就给喂了奶粉。过了一周,进进妈奶水多了不少;但是呢,宝贝似乎觉得自己吮乳头比喝奶粉费劲……进进妈心里真不舒服,进进睡觉也不跟我,连吃奶也不要我了。
两个例子里妈妈都有一连串的挫败感:月嫂比我更像妈妈?比起我来,孩子更加依恋月嫂、姥姥、保姆甚至其他人?我还是不是孩子的亲妈?孩子还需要我吗?这种挫败感来自何方?是正常的还是负面的情绪?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不那么内疚?
英国精神分析学者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同样情形在许多哺乳动物幼儿身上也存在。在此基础上,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认为儿童的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行为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幼儿不能自行觅食和自我保护有关,他或它们必须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或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具有进化意义的功能。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建立了积极亲密的依赖关系,能以目前为安全基地探索周围环境,是最健康的依恋关系,焦虑一抗拒型依恋,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并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极度的反抗,这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对这类婴儿来说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时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这类婴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无依恋的儿童”。组织混乱型依恋:这类婴儿在陌生人情境中表现出混乱和无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式,对分离后的重逢经常有一些不一致的、古怪的行为反应。
我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她接受我吗?他/她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呼喊、哭泣等,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
童年期非常重要,抚养者缺失(如机构养育)、过多或过频地更换抚养者都容易造成婴幼儿与抚养者的情感纽带缺失,孩子容易形成不良依恋关系。接受了更多刺激性、侵扰性的照料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回避型的依恋;抗拒型儿童通常会拥有一个参与性缺乏、养育方式不稳定不协调的养育者;混乱型依恋最常出现在受虐待的儿童中。
依恋的发展是双向的,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有赖于精心而敏感的养育质量。一般来说,月嫂有一定的流动性;而隔代养育往往也存在变动,陪伴孩子最长的还是母亲。因此,妈妈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时间尽量给孩子,了解他或她本身的气质特点、个性特征,适度进行养育方式的调整;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要对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反应敏感迅速,照料方式上要做到细致、温柔,表现出适宜的、积极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协助力育者的稳定性和养育方法。
对于依恋的研究表明:帮助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最初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是个体成人后发展人际关系的基础:也就是说,依恋类型的形成将成为日后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影响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并贯穿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
例如,现在父母来咨询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很多,实际上,童年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后,孩子与父母相互开放自己,更易建立朋友式而非对立的关系,这种良好的互动持续发展,有助于孩子顺利度过叛逆的青春期。不仅如此,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并发现依恋关系具有代际传递性。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