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将“115”鲜奶工程写入民生1号文件。拟通过3年~5年时间,使全市奶牛发展到1万头,城市主要消费人群一天1瓶奶,年生产加工销售鲜奶5万吨。
2012年,扬州市共有奶牛场19家,奶牛栏存3625头。全市有扬大康源、广陵润扬和高邮华兴乳业等三家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达5万吨。“一瓶奶”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却显现了奶业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
民以食为天,食以奶为先。牛奶是“菜蓝子”的重要组成部份,“喝奶指数”是小康生活的标志之一。目前,扬州市学生饮用奶日推广量达15万份,占江苏省日推广量的1/6,推广学校达400多所。学生饮用奶推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当前,全市正在奋力打造世界名城,提高扬州城乡居民饮奶水平是题中之意。“一瓶奶”的梦想诠释的是人民生活小康的基本内涵。
2012年,扬州市农委开展了奶业生产调研,在向市政府提交的《一天一瓶奶喝出健康来》——关于扬州奶业发展对策与建议,市委书记谢正义做出指示,经充分论证后,写进2013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民生幸福工程项目。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从住房、就业、福利到饮食结构,其视角不断扩大,深受百姓欢迎。
今年以来,扬州市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消费引导,以消费拉动现代奶业发展,奋力打造扬州精致奶业。
一是抓规模养殖推进。增量发展、规模养殖是扬州实施“115”鲜奶工程的首要任务。科学规划布局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鼓励和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建设自建基地,加快对现有奶牛场全面转型发展与提档升级,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对接乳品加工企业。组织开展奶牛品种改良行动,推广奶牛性别控制冷冻精液技术,迅速扩繁奶牛群体。实现奶牛规模、单产、总产“三个明显增长”;鲜奶数量、质量、效益“三个同步提高”。今年以来,改扩建了三个百头以上奶牛场。
二是抓营销模式创新。奶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乳品营销模式。逐步改革送奶上门的销售模式,在扬州市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如社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试点开设直销奶亭(吧)。目前,扬州市区共有奶亭(吧)5家。奶亭(吧)的建设实现与小区物业、农超、农产品直销店相结合。通过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方便市民喝奶,扩大鲜奶消费。
三是抓鲜奶消费引导。扬州实施“115”鲜奶工程,关键在于引导消费。今年以来,扬州市农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2013中国·扬州巴氏牛奶节暨‘115’鲜奶工程推进活动”,在扬州花局里广场开展牛奶知识咨询活动;二是举办《牛奶与健康》主题报告会,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三是组织“送牛奶、送健康”——走进扬州广陵小名人幼儿园捐赠牛奶活动,让喝奶从小开始,养成终身喝奶的习惯;四是开展百位市民观摩乳品企业活动,让市民了解“放心奶、安全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五是编印《科学喝奶30问》,向市民印发5万多份。六是开展“115”鲜奶工程寄语市民,“一天一瓶奶喝出健康来”万人签名活动。同时,推进“牛奶加包子”扬州模式的“早餐革命”。在政府食堂设立鲜奶直销点,推进机关干部带头喝奶。同时,在扬州电视台和公交站台开辟引导牛奶消费的公益性宣传广告。
四是抓鲜奶定价机制。长期以来,生鲜乳购销价格完全由乳品加工企业自主决定,奶农没有话语权。奶农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为从根本上解决生鲜乳购销交易不公平问题,稳定奶业发展,参照外地做法,扬大康源乳业实施“生鲜乳购销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并行的管理方式,即“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双轨制。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和协会协调、奶农参与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形成机制。这意味着“政府指导价”相当于奶价的最低保护价。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来调控生鲜乳这种特殊的畜产品价格。
五是抓优质服务整合。扬州市农委成立“115”鲜奶工程实施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破解奶业发展中养殖用地难、资金筹措难、污染治理难等制约瓶颈。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奶牛技术服务小组,帮助解决奶农的防疫难、看病难、配种难。编印“115”鲜奶工程主推技术挂图,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奶业发展良好的氛围。市农业部门编制了全市奶业发展规划,确定丘陵山区和安大路沿线发展战略,全力做好奶业技术指导;市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现有的奶业扶持政策,市政府设立了奶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质检部门加大乳品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建立了乳品第三方检测制度;市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奶业发展建设用地;市环保部门做好新建奶牛场规划论证和环评,实行环保优先,打造与生态市相呼应的扬州“精致奶业”;市城管部门以及街道、社区做好奶亭设置规划;市行业协会当好政府与奶农、企业的桥梁作用。各部门以优质服务助推“115”鲜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