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携带未满4周岁婴儿开车出行而不配儿童安全座椅的,或将是违法行为。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昨天审议《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正案(草案)》,立法保护未成年人乘车安全。
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苏明介绍,2004年11月25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修改《条例》适应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需求。”苏明表示,此次提请审议的草案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上位法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拟通过地方立法予以明确,“如儿童乘车受到伤害、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影响身心健康等问题。”
4岁以下应配安全座椅
随着私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多,近年来,未成年人乘车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专家研究表明,发生交通事故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对降低儿童死亡率和重伤率有明显作用。去年实施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不仅对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还明确要求乘用车应至少有一个座椅配置符合规定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从儿童安全座椅分类看,1周岁以下儿童一般使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1周岁到4周岁以下儿童一般使用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而4周岁以上儿童一般使用增高坐垫。
市教委主任苏明介绍说,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对象主要是4周岁以下儿童,“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接受度,本市儿童安全座椅立法带有尝试性质,宜从宣传、引导、推广和培养使用习惯着手。”草案从倡导角度对家庭乘用车配备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作了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携带未满4周岁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同时,携带未成年人乘坐乘用车,应当注意未成年人的乘车安全,“如未成年人未满12周岁,应当安排其乘坐在乘用车的后排座位。”
立法明确监护人看护义务
考虑到近年来儿童坠楼造成伤亡、儿童在家庭乘用车内窒息死亡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草案中还立法明确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看护义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看护好未成年人,避免让学龄前儿童独处在家中或者家庭乘用车内”。但市人大科教文卫委主任委员薛明扬在做相关审议意见报告时指出,避免独处范围过于狭窄。委员会认为,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需要给予重点保护。而不仅仅局限在家中和家庭用车内。有委员指出,这一避免独处条款,对幼儿来说,“幼儿园及其他任何场合,同样适用。”
为此,薛明扬在审议报告中建议,将该条修改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安全的职责,看护好未成年人,不得让学龄前儿童独处。
校服采购应向家长公开
今年年初,本市快速、有效地处置了“毒校服”事件,此后本市建立了学生服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记者注意到,草案在总结上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作了两方面规定,“一是从保证质量安全的角度,要求学生服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标准”;同时,草案还明确,学校需要向家长和学生公开采购情况,以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此外,草案中还对未成年人进入酒吧进行了明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酒吧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门口明显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完善监护制度国外做法可鉴
近来,国内一幕幕事关幼童的险剧和惨剧接连发生。浙江省宁波两岁女童不慎坠楼,所幸被快递员出手接住,安然无恙。然而江苏南京两个幼童就没这么幸运,被吸毒母亲遗弃家中夭亡,被发现时尸体已腐烂。
如何为儿童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的家?一些国家和地区从观念到立法,再到配套制度和细则,值得我们借鉴。
在欧美一些现代监护制度发达的国家,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立法,早已从“家本位”转向“子女本位”。自家的孩子也是国家的财富,管教自家孩子不再只是“家事”,而是要受全社会监督。美国《防止儿童遭受虐待法案》中有明确的“强制报告”制度,即与孩子接触人员,如邻居、医生、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等,只要怀疑儿童在家庭中可能遭受暴力就可以报告相关机构。
在美国,父母打骂子女,给子女关禁闭,甚至不在自驾车上为子女安装儿童座椅都被视为违法行为。如果孩子告诉老师被父母打了,老师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报警,若知情不报,会受法律惩罚。而家长一方被报警后,短则失去十天半月监护权,长则永远被剥夺监护权。
电影《刮痧》中,华裔男主人公许大同将幼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中,致其不慎摔伤,成为法庭剥夺其监护权的重要罪状之一。而医生在给孩子疗伤过程中发现其后背多处淤红(刮痧印),于是第一时间通知医院社工,找来专门机构——儿童保护局的工作人员,拍照取证,登记在册,并且强行把父母和孩子隔绝,将孩子暂时送往儿童寄养中心。电影虽主要反映中外文化差异,但恰恰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美国保护儿童的具体操作流程。
电影中提到的这种儿童寄养中心或人们常说的寄养家庭,可为孩子们提供住宿照顾、健康护理、司法保护、特殊教育等多项服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当法院强制终止父母监护权后,社工会介入调查,对家长和家庭环境进行评估,未获通过孩子是不能重回原家庭的。
在国外,轻微体罚、言语威吓都可作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剥夺父母监护权的理由,更不用说由于自身疏忽导致孩子坠楼、饿死等严重恶性事件了。
其实,孩子们的要求真的不高,他们真的很弱势,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编辑: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