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童最重要的是做心理治疗,心理教育慢慢的被父母认可,其实不仅仅教育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关注儿童身心发展是最重要的!
儿童心理教育关怀从倾听开始
每年的“六一”前后,关于孩子的话题特别多,这两天最吸引人的是两则社会调查结论:一是“在近八成的工薪三口之家中,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二是“超过半数的妈妈没有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基础“沟通”,显然重视不足。
一重一轻——从父母对孩子在物质与情感两方面截然不同的付出,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沉重的现实。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新价值观对传统亲情的重构;可以看到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对教育的渗透;还可以感受到应试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双方都面临巨大压力和被胁迫的困境……但是,比这些更冷酷的,是这一对比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即成人社会对儿童世界的完全漠视和粗暴干涉——即使是“给予”,也是如此自私,如此不平等。不仅情感匮乏被搪塞为“生活压力下的疏忽”,连“物质富足”也未必全是为孩子考虑,许多时候,这种“富足”是拿来炫耀和比较的,而这种炫耀和比较,显然不仅限于孩子与孩子之间。
我们的教育,从来缺乏关于“平等”的教育,如果说现在正在补课的话,那也是在补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平等,至于未成年人,是完全被排除在“平等”之外的。
最近关于“超级女声”的争吵颇多,教育学者、社会学家一边倒地大泼凉水,理由很简单:“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会失去接受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的心思”。因此,社会对其他参赛者很宽容,甚至颇多赞许,唯独对学生参赛视若洪水猛兽,“浮躁”、“不切实际的星梦”、“不务正业”,指责滚滚而来。看来,“超级女声”可以,“超级女生”不行。
这些可怜的孩子,她们勇敢、多才、自信、好奇、坚强,但是,她们没有表现这一切个性的平台:淘汰哭了,有人担心她们会“因挫折而自弃”;胜利笑了,又有人惊呼“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参赛逃学,更是吓傻了老师学者——一周五天、六天甚至七天乖乖在学校上课,才是她们惟一正确的定位,谁也没有想过与她们商量,能否在参赛与补课之间寻求一种解决。
更多教育话题:宝宝的早期教育
5岁孩子的教育论
(编辑:花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