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里的儿童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生活的时候,农村的儿童却要孤苦伶仃守着自己的家园,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怀,更需要父母的安慰。愿那里的孩子们早日自强自立!
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组图片“弟弟要睡着了”,拍摄一个湘西仅有10岁的留守女孩怀中抱着两岁的弟弟上课的情景,让很多网友落泪。
阴暗的屋檐、破烂的穿着,孩子无辜的眼睛直视着镜头,背后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我们的脑海中,留守儿童常常身处这样一幅画面。这个将近5800万的特殊群体,亲情的缺失让他们很受伤,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压力,刺痛整个社会的心。
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在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和生活条件差、人身意外伤害等现象相比,亲情的缺失尤其令人担忧。祖辈能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供给,却无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亲密和信任位置;留守儿童能得到生活满足,却无法缓解内在的精神饥渴、强烈思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留守儿童就是“精神孤儿”,他们总有被遗弃、孤独、紧张、没意思的感觉,快乐、自信、阳光和安全感成为稀缺。我国首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焦虑、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
如何才能给“留守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寻求答案:公安部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民政部把困难“留守儿童”作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重点……
然而,毕竟家长才是监护子女的第一责任人,满足孩子的情感饥渴才是治本之策。专家呼吁,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提供保障:一方面,输出地政府要通过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输入地政府要通过建设公租房、农民工公寓让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在城市栖身,并建好学校等配套设施,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纳入教育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倾斜,为他们提供充分、必要和优秀的教育机会,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得到团圆机会,最大程度减少儿童留守。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进城上学”,也应该“就近就业”,尽可能离家近一点,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团圆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应当重点向山区、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这里的孩子最需要关爱,政策落在这里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同样一本课外书、一辆玩具车,在城里孩子眼中可能只是新鲜一时,在山区孩子心里却可能影响一世。应该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社会机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足迹,也要向大山深处延伸。这里的孩子不仅物质匮乏,心理上也更渴望外面的世界。在采访中,沿海的留守儿童听到问题后回答干脆响亮,而山区的留守儿童则一个劲地往奶奶怀里钻,他们缺乏与陌生人接触的机会,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教育部门、关工委、妇联、团委、医院等热心关怀留守儿童的单位和部门,应当把步子迈得更远,身子俯得更低。
山区的乡镇政府、学校、村委会,应当在关爱本地留守儿童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村里农家书屋等现有的物质条件,组织孩子们开展定期的集体文娱活动;可以依靠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支教大学生、大学社会实践队、年轻驻村民警等力量,让他们为山里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带来帮助,并探索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编辑:暖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