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骨质疏松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也会有!儿童“骨质疏松”主要形成原因是家长补钙时间晚、补钙图一劳永逸造成的,想要预防骨质疏松,0–30岁之前补钙最重要!
孩子营养性缺钙也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然而,这种“沉默的杀手”已将魔爪慢慢伸向孩子了,临床上已有幼儿或儿童表现为营养性钙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现象!
营养性钙缺乏会导致骨头变形,但骨头变形在不同年龄层呈现不同的表征,儿童以佝偻病、漏斗胸、鸡胸、头颅变形、O型腿等为主要表征,成年人尤其是老人则是以易摔跤、易骨折、易疼痛等为主要表征。
据调查,我国九成儿童和青少年钙摄入量不足!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缺钙问题。饮食结构中缺乏奶制品、植物性食物为主、母乳喂养不足、乳母钙摄入量不足等都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补钙是一场“持久战”,补钙的起点不是孩子的出生,而备孕,补钙的终点也不是青春期结束,而是30岁,处于0-30岁间的人都要重视补钙。30岁是骨密度最高的年龄,30岁之后人体的骨骼就在走下坡路,所以30岁前补钙都是骨质疏松预防时间,30岁后就骨质疏松只能以治疗为主了。
很多人的补钙观点都是错误的,比如只有婴幼儿期、青春期的孩子才需要补钙,其他年龄段儿童及成人就不需要补钙。妈妈不缺钙,宝宝营养好,母乳也好,孩子一生的健康都多一层保障!你要在孩子成长高峰期到来前,为孩子的骨骼发展做好准备!在骨密度下降前,努力使身体的骨密度发挥更好的水平。
补钙不能“贪杯”,小心肾结石、肾绞痛!
其实,缺钙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体型,还有孩子终身的“高度”。人人都知道钙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要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是否缺钙呢?
0-3岁及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反思一下,孩子饮食是否跟上?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出汗比较多、睡眠质量不好、经常感冒发烧等缺钙引起的早期症状,家长就要重视了!另一方面,最好定期一年两次到医院做骨密度、骨代谢及抽血(检查25羟维生素D)等检查,做好长期监控是为了更好的预防。
如果孩子确实缺钙,应该怎么办呢?
应当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奶及豆制品摄入)、食用钙强化食物及服用钙剂是增加钙摄入量的主要途径,但要注意,钙强化食物钙的含量不高,不能作为补钙的唯一途径。
相信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更高、骨骼更强壮,拼命给孩子补钙,但是,小心补过头,适得其反!补钙过多,会干扰了锌铁铜等矿物质的吸收,从而引发贫血、食欲不振,另外也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严重的还会引发高钙血症、高钙尿症,让孩子深受肾绞痛、恶心呕吐、肌肉无力等的痛苦,严重的甚至会限制孩子的脑部发育。
记得给孩子身体发育提前备“钙”
不少家长都知道孩子补钙很重要,但补钙你补对了吗?其实,我们有那么多的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后骨缝就长结实了,影响孩子长个?
真相:儿童体格生长是“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遗传是主因,钙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众多因素之一,没有单独决定身高的魔力。
误区二:骨头汤、豆浆等的补钙效果更好?
真相:其实,骨头里的钙不会轻易溶化出来,一大锅汤,钙含量未必有多少,如果想要骨头汤里有更多钙,可以加一点点醋。同理的还有豆浆,豆浆中钙含量极低,只占5%。不建议单纯依靠骨头汤和豆浆来补钙。
误区三:液体钙更好吸收?
真相:不管是固体钙还是液体钙,关键在于钙含量有多少,并不存在吸收效果的差异,但相较而言,液体钙口感会更好一些,给儿童服用会容易一些。
误区四:看到缺钙症状再补钙?
真相:补钙不能一蹴而就,要知道人体每天吸收的钙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说一下子猛补去填满以前留下的坑,因为一下子补不进去那么多。
误区五:哪个补钙产品贵,给孩子用哪个?
真相: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不是所有补钙产品都适合同一个孩子,不是最贵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要去医院做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补钙产品。
误区六:孩子成长关键期才需要补钙?
真相:都知道0-3岁和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不少家长就在这两个时间段疯狂给孩子补钙,一过了这两个时间段就完全不管了。但要知道钙储量要充足才能让孩子骨骼发育得好,你没有“存货”,孩子身体消耗钙的速度远大于你的补钙速度,孩子依旧会缺钙,所以要提前给孩子备好“货”,提前补钙。
(编辑:华夏婴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