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联名多位专家学者,呼吁建立和完善中国母婴营养监测和干预体系,引发社会广泛共鸣。
有研究报告显示,生命最初1000天的母婴良好营养,能保证和促进儿童体质和脑发育,降低儿童缺陷的发生;反之,则会导致患病率上升,不仅增加医疗支出,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其今后的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劳动生产能力。
然而,尽管人们已认识到母婴营养的重要性,但现阶段我国并没有一个符合国人特点的母婴营养标准。比如,孕期应该增重多少,孩子2岁前的生长曲线等。在临床实践中,目前我们常常使用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曲线图,或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标准,或源于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9省市调查结果。
问题是,这两者都有不足。前者以母乳喂养、母子健康为前提,虽然数据较为科学,却可能有人种差异,缺乏中国人的母婴营养健康参考值,包括生长发育标准、孕期体重增长标准、胎儿发育标准等。后者无人种差异,却未区分是否为母乳喂养,而且在膳食管理、辅食添加等方面缺乏细化的指导,因而也不够完善。
细究我国母婴营养标准之所以缺失,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尚未针对母婴的营养和健康水平建立常规的、适度的、与时俱进的监测频率,缺乏对相关基础数据的研究,尤其是缺少对单个孕妇、新生儿样本的长时间监测,缺少常规连续调查的“大数据”。近几年来,虽有零星的母乳营养成分数据,但不具有普遍性,而我国每10年一次的全国营养调查,并没有包含2岁以下婴幼儿的膳食和饮食行为。试想,没有丰富的大数据,怎能制定出科学的营养标准呢?
眼下,改善母婴营养正在公共健康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还应从多方着力。
首先,要在政策层面重视和落实,将母婴营养问题纳入到国家总体发展政策和相关部门战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区参与设计扩大母婴营养行动,并为保障实施营养监测和干预提供充分的人力和财力。
其次,要完善母婴营养数据库。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协会以及企业等第三方合作,对重点人群实施常规监测,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并及时公开分类数据,完善信息平台,制定科学的标准并推广执行。
最后,要加强营养干预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将营养干预措施纳入现有的卫生保健系统,通过对相关医疗工作人员进行母婴营养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增强人们对母婴营养健康的意识,建立关心母婴营养健康的良好氛围。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