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的育儿理念让80后们在育儿方面不惜重金,众多创业者纷纷投身婴经济想要在婴童市场分得一杯羹。
然而千秋大计,健康第一,婴幼儿消费中尤为重要的当属饮食方面。已有宝宝的妈妈们都知道,大约四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随着宝宝日渐长大,还需给予宝宝一些固体食物。怎样抓住80、90后妈妈们的口袋,挖掘除奶粉外的婴幼儿辅食市场,时不我待!
需求大,产品少,个性辅食鲜为一见
快销品市场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婴幼儿辅食也已然在婴幼儿整体食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国外,许多包装新颖可爱、安全卫生、设计功能化和人性化的婴幼儿辅品已经成为货架上一抹亮丽的风景。但在国内市场,婴幼儿辅食种类较少,只有一些不知名目的磨牙棒、果泥产品,包装形式除了传统的袋、玻璃瓶及纸盒外,其他包装鲜为一见。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代称, “80、90后”在受教育水平、育儿观念、以及对婴幼儿辅食的需求远远区别于上一代父母。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质量,产品的新颖化设计以及人性化功能已成为他们选择辅食的重要标准,而当下的婴幼儿辅食市场,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主导性品牌严重空缺,亟待抢占品类空白
品类,从营销学的角度讨论就是在消费者的头脑里划分类别,优先抢占消费者头脑里该品类的第一位次。对于婴幼儿辅食,过去我们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都以自制米糊、菜汤、蛋黄、肉糜、豆制品等代替。而对于新生代的消费主力80、90后,相比自制,他们更相信科学含量造就的均衡营养。但是说实话,尽管已为人父人母,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样的食物适合婴幼儿,更不知道他们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产品。此时,在这个市场里,谁第一个占领他们头脑里的认知,谁就能占领第一品类的地位。
在开创的新品类中,打造具备主导性的领导品牌,引导消费者进行品类分化、品牌联想是品类战略的主旨思想。众所周知,喜之郎是果冻的第一品类代表、可口可乐是可乐的第一品类代表、邦迪是创可贴的第一品类代表等等,不管后来者怎么穷追猛打,全面夹击,他们都曾经定义了一个品类的时代。
敢为人先3步走,颠覆品类市场
目前,婴幼儿的辅食市场以几大龙头奶粉市场为首,虽并未主推,但凭其“品二代”的好出身,后来者要想赢得消费者青睐,并占据领导地位,必须有一个好的主要诉求点以及极富竞争力的产品概念,才能首先颠覆整个市场。
有竞争力的产品概念提炼绝非凭空的臆造,也不是空穴来风的灵感创意,更不是看似精妙实际盲目无效的短语组合,而是有着严格的规划和推导过程。其核心就是界定产品竞争定位中诉求定位的沟通点,它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了什么,而是你在有可能成为最终消费对象的心目中做些什么。也就是说,要给婴幼儿辅食在80、90后妈妈们的心目中定一个恰当的位置。只有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为产品博得一席之地。
1、突出品牌固有优势:如天然的原料来源、独特的除菌设备、唯一的机构认证等,是首家生产婴幼儿食用果泥、或肉松或磨牙棒等的品牌;
2、提炼产品蕴藏价值:添加新配方,更有益于宝宝成长或富含营养物质,增强宝宝抵抗力等。如亨氏首先推出添加了NDA和AHA的精装系列;惠氏提出α乳清蛋白,一度在奶粉甚至婴幼儿食品配方中领先,颇为时尚。
3、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婴幼儿食品的定价一般都相对较高,怎么让自己的价格看起来更合理,拥有附加值就拥有比别人更优越的价值优势。如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针对众多消费者对婴幼儿食品的选购,瞄准了欧美品牌。伊利宣称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体质及营养需求有较大差异,欧美品牌并不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并推出为中国宝宝“量身打造”的概念,一度备受青睐。
放眼当下的婴童辅食市场,随大流的比比皆是,然而最终抢占市场致高地的往往是那些敢为人先,懂的创新的人。尤其是在关乎下一代健康这一重大事件上,唯有颠覆市场品类,抢占市场空白,处处占领先机才能稳操胜券,拔得头筹。
(编辑: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