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事事满足
宝宝现在11个月,还不会说话,但是想要什么想去哪就会指着,发出“嗯嗯嗯”的声音,示意我们,有时候没有满足她,就会大哭,我们怕事事满足她会太宠了,又怕不满足对她的心理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请问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孩子小时候从环境中获得什么,就会回馈给环境什么。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试着去理解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更恰当的回应。孩子越小,我们需要满足的越多,她的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就会很愉悦,她就会以更加友善的方式与外界交流。不需要担心宠坏了她。
不愿自己睡
家里有1岁7个月小朋友,现在才开始晚上自己在房间睡觉。如果中间醒来就会觉得害怕,一定要跑到大人房间来才能睡着。尝试着不允许她这么做,都没有效果。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害怕,当然要往大人房间跑。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自然而然给她支持,而不是把他赶出去独自承受这种恐惧。相反,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越是把他往外推,他越是感受不到爱,得不到正面的积极的能量,越是害怕。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顺其自然就好,别被某些观点吓坏了,看似为了爱走向反面。
不愿分享怎么办
我家孩子不喜欢别的小朋友到我家玩,但是他如果去别人家玩就很痛快,玩得也很好。每次对自己的东西护得非常严密,别的小朋友不能动。如何引导?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家里所有成员都围着他转,这也是导致孩子比较“独”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第一,不要强求孩子分享。第二,选择一些孩子不那么在意的物件或者美食,鼓励他分享,再逐渐过渡到一些他比较喜欢的物品,让他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一旦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孩子自然就会变大方的。
不愿意让人碰
孩子快2岁了,不愿意让除了父母之外的人碰触是什么原因?小朋友碰她也不愿意,不过孩子不怕生人。在楼下玩,经常自己一个人疯跑,很担心孩子越来越“独”。
不用担心。孩子不愿意被他人触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不愿意属于自己的空间被他人所“侵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平常心待之,多带她外出,多创造机会让她接触其他人,慢慢就好了。也有个别的孩子在这方面天性更敏感些,接纳她,尊重她就好。凡事有利有弊,试着多看其光明的一面吧。如何提高自信心
我女儿4岁,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游戏或活动,对自己不擅长或没有把握赢的游戏或活动很排斥,如何提高她的自信心,鼓励她多尝试?
这个年龄的孩子通常都会对新游戏或者新活动充满好奇心,如果他排斥那些不擅长没把握赢的游戏或活动,应该跟你们有关。家长对孩子期待太高,总鼓励孩子争第一,或者虽然没有明确鼓励,但是无意间给了他这种暗示,都会导致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引导孩子享受每个游戏或活动的过程,是更好的方式。
让宝宝按自己的想法玩
两岁9个月的男孩,给他骑三轮车,总是拽屁股,腿不会使劲骑不动。大人帮他扶着双脚轮换蹬,他也不愿意,总是说自己就是不会。已经持续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不知道再怎么继续引导他呢?其实他本身是很想骑车的。
因为你们过于在意结果,所以才会以各种方式去引导他,结果反而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强大压力,况且,他暂时还没掌握骑车的诀窍,自然就更没信心了。与其这样去“引导”他,不如把车给他,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孩子来说,三轮车不过是个玩具而已,何必限定他如何玩呢?玩着玩着,他自然就会了。
语言发育慢
女儿2岁3个月,说话还不行,最长的是“妈妈抱”“妈妈开”之类的,早教老师说我在孩子六个月到一岁半的语言敏感期给孩子的刺激少了,所以不说话,上了幼儿园孩子还不爱说话会自闭,我很担心,可我最近总叫孩子说话,她又反感,我到底是该顺其自然,还是不管她的反感。
孩子学说话不需要刻板地教。给她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她自然就会吸收。老师这类话不要过于在意,否则你会很焦虑,继而给孩子施加压力,适得其反。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将语言自然融入就好。讲故事,看绘本,日常生活,游戏全都是学习语言的契机。孩子语言发育也有快慢,别比较。
十万个为什么宝宝
我家宝宝快2周岁半了,貌似到了提问年龄,可是问题总让人很头疼,比如,问:她在干什么呀?我说她在吃饭。她问:干嘛要吃饭呀?我说:因为饿了呀。她问:干嘛要饿呀?她会一直沿着你的答案问下去,问题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要问到你答不出来为止,我该制止吗?
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是这样。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问题无聊,所以才会困惑要不要回答他。实际上,对孩子来说,除了问那个原因之外,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是练习这种句型,把它当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来玩。既然如此,我们何妨多点童心,别把它当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任务,而是可以拓展出更多变种,玩出趣味。
(编辑: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