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带着一本说明书。于是,养育孩子便自然成为一段找寻各种答案的旅程。
每个人找寻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喜欢阅读,有人愿意倾听朋友分享经验,有人更乐意自己观察思考。
比如我,喜欢读书,但要说哪本书解决了哪个具体的养育问题,我肯定记不得。但我还是乐意不断地花时间阅读,重要的不是读到什么具体的技巧,而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思维的方式。
保持弹性积极的养育态度,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是阅读带给我的滋养。
我周围有很多有趣的朋友。有一位实用主义者,她很少正儿八经地读过一本育儿书(也不屑于此),对各种新潮的育儿概念也没什么兴趣,她更乐意花时间自己设计游戏,花时间想明白“养育重要事”,比如让孩子早起早睡规律生活,然后,就至始至终地坚持。
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每位父母各不相同,每个家庭也各不相同。
一口气读完本期关于育儿书阅读的的特别策划,尹建莉、池莉、蒋佩蓉三位特邀作者坦露写书的初衷。喜欢她们的坦诚,使这组文章呈现出一种丰富性:
“其实,我不是什么完美的妈妈,我自己犯过很多错,走过很多弯路回想起来,在我的生命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不是专家,而是隔壁的老太太。”
“在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最需要一起受教育,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也许,在今天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准确找到自己的需求,真正让育儿书成为养育的动力,而不是焦虑和羁绊。
“少即是多”,这不是伦理上讲的勤俭节约,而是一种新型的享受哲学,让身体与思想上多余的负担得以精简。
在育儿生活中,做到比知道或许更重要、更“环保”?
我想,在所有的育儿书中,那本首先最该花时间认真研读的书是孩子。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将自己的期待放在一边,只是安静地、完整地跟孩子在一起,全心全意地在那里,我们便能读到很多很多这种被遗忘的思索态度对我们有益无害,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发现惊喜和爱。
而在养育生活这本大书中,我们需要花时间发展的主线是幸福,其余呢,或许只是细枝末节?
(编辑: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