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女儿浪屿1岁多刚会走路那会儿,有一次我看到她被凳子绊倒狠狠地摔向地面,心急如焚的我飞快地冲过去,猛地把她抱起来,她“哇”地大哭起来。这一切被姨父看到了,他劝我说:“孩子摔倒后你不要立刻冲上去扶她,孩子本来没事,但你惊恐的表情反而会吓着孩子。”我点点头,觉得姨父的话非常有理。从那以后,我学着尽量做一个“淡定妈”。
女儿摔倒了,她自己爬起来;她碰破了鼻子,鲜血直流,我镇定地帮她处理伤口,并让她学会流鼻血后的处理办法;她在户外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时,我不插手,让她自己体验冲突带来的心理感受,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时我才出手干预。我这么做,目的是避免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退缩,形成依赖心理。当她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时,她的自信心就增强了。
有一次幼儿园放学后,女儿在园里玩耍,这时过来两个大班的孩子,冷不丁地推了浪屿一把。浪屿一个趔趄,没有理他们。那两个孩子见她没反应,又推了她一下。我正有点担心浪屿会不会委屈地哭,但她没有。她挺胸昂头,大声说:“哼,看你们还敢推我?”我心一紧:宝贝这样说会激起他们更强的进攻欲望!果然,她遭到了更猛烈的攻击。此时,我已经愤愤不平,但见浪屿表情并未起波澜,也没向我求助,我仍采取观望态度。
其实,我并没有把那两个孩子当成女儿的“敌人”,我理解他们的攻击行为只是出于游戏心而已。浪屿表情平静,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愤怒,她转而钻到滑梯下面躲避他们。没想到他们仍不罢休,钻进去把浪屿推倒在地。我紧攥拳头,为女儿捏了一把汗,她会大哭吗?她会愤怒还击吗?令我诧异的是,她站起来就朝教室跑去。我正纳闷着,不一会儿看到老师出来了,把那两个孩子批评了一顿。原来,女儿是去搬老师这个“救兵”了。她终于解决了问题,又像快乐的小鸟一样自由地玩耍起来。我舒了一口气,没想到她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得那么镇定自若。
假设:我一开始就过去为女儿护驾,指责那两个孩子,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第一,剥夺了女儿处理人际冲突的机会,将她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中,让她觉得“我很软弱,我很无能”,或者使她产生退缩行为,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想解决办法,而是抱怨并寻求妈妈的庇护,越发使自己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她将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风雨浪潮?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
第二,养成推卸责任的不良习惯。往后一遇到人际冲突,她就可能倾向于指责别人,认为造成自己不悦的原因在于他人,不在自己。缺乏责任心和宽容心会给她带来痛苦,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来迁就自己。
第三,由于没有获得处理人际冲突技巧的经验,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她将更容易遭受别人的欺负,更容易在诸如伙伴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中产生人际互动问题,她将因此而苦恼困惑,感受不到人生的快乐。
后来,女儿在游乐场被调皮的小男孩欺负时,她都能保持镇定,会先后采取三种办法:语言警告、躲避、请求大人帮忙,直到解决问题。她津津乐道地向我讲述整件事的过程时,还自诩自己表现灵敏!
不要对宝宝的行为有过度的情绪反应
正是因为我深刻意识到了我对女儿过度反应(如过分斥责,过分愤怒)之后可能的后果,我才能有意识地做到克制自己过分干涉她活动的冲动。
我想起了一个患恐惧症的10岁小姑娘。她因为听姐姐讲虫子的故事而对虫子产生了惧怕心理,后来严重到连自然课本上昆虫的图片都会让她吓得连哭带叫。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看到女儿对类似虫子的东西反应强烈,妈妈的反应更强烈,她会赶快把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把形似虫子的物品扔掉,来安慰女儿。正是妈妈的过度保护强化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后来,妈妈担心女儿的心理健康,便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对小女孩进行了脱敏治疗,仅用了5分钟便使小姑娘摆脱了对虫子的恐惧,甚至能和虫子亲密接触了。
我们对于宝宝的某些行为表现出来的过度情绪反应,实防上是沉睡在我们心底的某个心理伤痕被孩子所经历的事件再度唤醒了,过去的事件对我们心理的影响及我们那时的情绪感受再次被激发了。如果能觉察到这一点,能意识到我们过度的情绪反应来源于我们尚未完善的人格或性格,能意识到它们会刘宝宝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就能有意识地去安抚它、控制它、治疗它,而不会把它传染给无辜的孩子,不会让孩子变得比我们还神经质。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