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孩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社会上有这样的父母,以孩子发的错音、说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和,这更是大错特错。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至于积习难改。从儿子出生时起,我和他讲话时就尽可能地使用准确而流利的语言。可是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教孩子“、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词汇。
我对这种做法感到遗憾和气愤,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害无
益。当然,孩子学这些不完整的话或者方言可能会更容易,许多父母也认为孩子从这些只言片语学起并无大碍。但是,我经过试验发现,如果能缓慢、清晰地教授正规的语言,两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能发出音来。由此看来,孩子本来可以学会的东西,却故意不教给他,这是极其愚蠢的。
但是,社会上竟有这样的父母,以孩子发的错音、说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和,这更是大错特错。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至于积习难改。正如拉马克所说的那样,一个东西如果不用,就难以评价它的作用。同样,如果不教给孩子他们本来应该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相关潜能就得不到发展。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事实上,虽然“汪”或“丫”等词汇对幼儿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但这也同样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完整规范的语言是孩子迟早要学的,然而那些不规范语言却是他们不久就要抛弃的。让孩子学两套语言,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双重负担,世上再没有比这更不划算的事了。孩子本来可以用那些精力去学习一些其他知识,但在这种误导下,却将如此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掉了。因此,父母绝不应当教给孩子一些不完整的话,以免浪费时间。
教给孩子不规范语言的害处还不止于此。社会上有许多孩子,到了十四五岁,甚至长大成人,说话还发音不清楚,这就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在学校里,老师为纠正学生的这些发音毛病所付出的劳动,往往比他们用于正常教学所花的时间还要多。换句话说,就是用于纠正学生已经养成的毛病所花的时间,比教给他们新知识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实在可悲。能正确运用语言意味着能正确地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那么孩子的大脑就难以训练好。我坚信,要想有清楚的头脑,必须先有明确的词汇。
为此,我不只让儿子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辞,并且绝不使用暖昧的措辞,力求生动准确。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家人一定要互相配合,不能一个严格要求,另一个却一味纵容。为此,我和妻子默契配合,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并且使用精选的、恰当的词汇。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儿子还不到一岁时,我的一位朋友对他说:“儿子,我想看看你的汪汪。”他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为了让儿子从小就学会标准的德语,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可以说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儿子不会说……”于是妻子就回答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儿子还很小,也激起了他拼命学习标准语音的劲头。经过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儿子的发音从小就非常准确。
在向小孩子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些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新观念也在不断涌现,表达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然而,我绝对禁止妻子、女仆和男仆说方言和土语。因为我只许儿子记标准德语,只要能记住标准读法,就可以让儿子不费力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但是,儿子与仆人们的接触非常频繁,易受他们的影响,所以方言和土语在我们家是被禁止的。方言和土语的读音与标准德语差别很大,语法也不够规范。
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小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给学习标准的语言带来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的跨越,不仅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一旦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有可能一辈子也转换不同来。我家里有一个老仆人,忠心耿耿地为我服务了儿十年,我对他也非常尊重与依赖,但他经常满口土语,突然改说标准德语,也许是年龄偏大。总是说得不伦不类,比他说土语还糟糕。当时儿子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我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忍痛割爱,将这位老仆人劝退回家。
每次想起他,我心里都很难过,但是看到儿子在语言学习方面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又觉得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在教孩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儿子8岁前,我并未专门教过他语法,而是通过听和说来教门语。小孩子其实都喜欢说话,从小时候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
我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儿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儿子记住。他不仅能很快地记住,而且总是高兴地复述。以后,我把这些短文翻译成各种外围语让他说,他也能很快记住根据我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l-5岁是最有语言潜能的时期,父母千万别让孩子的这种才能白白流逝。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