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侧面。本文所讨论的“创新”,是指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创新的成效,只有通过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
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依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
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
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创新与创业内容的相似,并不说明二者可以相互替代,因为,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创业与创新二者目标同向、内容同质、功能同效、殊途同归。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创新与创业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一,学习创新:
创新精神可以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
第一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的欲望,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才智。创新意识,主要应体现在尊重客观现实,善于理性思考,敢于怀疑、追求卓越等方面。
第二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这就是说,要加强对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教育,不断提高思维创新活动的诸方面能力,诸如思维发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思维直觉灵感能力等。
第三是创新技能。它反映为人的行为技巧、动作能力,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它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第四是创新品质。创新品质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特征,它包括勇敢、独立性、好奇心、有毅力、富于挑战性、敢于质疑问难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征。创新主体个性特点上的品质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因此,创新品质的塑造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
二,学习创业:
创业,是提高社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需要,是走向生活的需要。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第一是创业意识。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力、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第三是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谋职”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就是小型企业的建立,或者说是指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能力,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创造特性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和社交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方面。
第四是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
创业学习落脚点是社会实践性,除了要使创业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以外,还要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强者和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业学习就是培养人的终身发展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些功能与创新学习所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编辑: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