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母婴市场非常火爆,很多商家从中挖掘了大量致富信息,越来越多的母婴店开始扩张。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共有大大小小的药店1400多间,品牌连锁药店也竞相进驻,竞争达到了白热化。就以中山市政府周边为例,附近就有近20家药店,叫得响的连锁店有本土品牌三才、中智、康泰等,去年以来,深圳万泽、深圳海王星辰也“闯”进来了。这些商家不时抛出打折的甜头吸引顾客,连锁药店市场显得格热闹,这多少给本土品牌带来竞争的压力,对于竞争,中山本土的品牌也各自亮出自身优势抗衡。
本地品牌各出优势中智:24小时免费送药从销售做起来的中山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中山市知名品牌企业之一。该集团的中智大药房在2000年1月开业之初就打出“不卖后悔药”这个口号,并且以24小时免费送药在短时间内赢得中山市民的信赖,迅速扩张,目前已经有51家连锁药店,遍布城乡,今年还计划向100家进军。
中智连锁的总经理姜梅芳自豪地说,24小时免费送药是我们中智药店特有的优势。中智24小时免费送药中心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专业24小时免费送药的药店。该中心自2001年8月开业以来,一直给市民免费送药,哪怕是几毛钱的药。虽然免费送药并不赚钱,有时还要贴上汽油费、人工费,但中智认为这是真正服务到“家”的品质服务,会一直坚持下去。为此,中智还专门请人录制了《送药歌》、《煎药歌》。
三才:百年老店有信誉三才医药集团是中山的老药厂石岐制药厂转制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该集团旗下的三才医药连锁店作为中山本土品牌,它也有着自己独具的优势,目前有17家连锁店,专攻城区商业旺区和居民旺区。位于步行街的“福寿康”药店更有130年的悠久历史,这种根植于市民心底的牌子不是一般药店可以比拟的。
三才医药集团认为,作为医药服务行业,最关键是做好服务工作,保证质量才是上策。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消费者不会因为便宜几毛钱就会选择便宜药店,通常都会选择有信誉的去买,哪怕远一点都会去。三才药店的对面和旁边也有其他药店,有的还打着“平价药店”,但这并不影响正常的营业额,因为消费者还是冲着质量、信誉来买药。所以不怕竞争。
外来品牌不甘示弱海王星辰坚信1+1>2,所以只要哪里开了一家,旁边肯定会有第2家。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造大声势。作为外来品牌的连锁药店,海王星辰自2004年在中山扩张以来已有15家连锁,全国达到有1000家。在面对当地品牌的时候,海王星辰也不甘示弱,作为一个新的品牌,他们更愿意去接受竞争:除实施1+1>2的策略,还采取了会员日,每个月都有一天作为会员日,全场商品打折,这样大大的吸引了市民。
山东青岛市:本土零食店和外来连锁店的白热化竞争我们俗称的“零食”,也就是休闲食品,正以小小的力量带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零食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精明的商家也瞅准了这个小食品里蕴含的大商机。近几年来,不断有外地零食企业来到青岛“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反观岛城本土的零食业则不温不火,表现多少有些逊色。
外来连锁:开店如雨后春笋“家里平时喜欢吃个干果蜜饯之类的,也就经常买。以前大部分在超市商场买,现在零食店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 ”正在台东一家“座上客”购买开心果的吴女士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青岛的休闲食品店面数量确实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才有的,其中尤以“座上客”和“来伊份”等外地零食企业为代表。 “座上客”来自南京,2008年下半年入驻青岛。上海的“来伊份”虽然进入较晚,却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攻城略地”的态势,短短半年多就开店几十家。
“零食店里的价格比我卖的价格要高,但是销量比我的摊位强多了。”在台东摆摊卖炒货的宋先生挠着头感叹道。记者随机走访了台东的几家零食店,不时有顾客进进出出,销售人员都在忙着招呼客人。据“来伊份”台东一家店面的店员介绍,由于位置好人流量大,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一天的营业收入可达两三千元。
这些外地零食企业多来自江苏上海一带,进入岛城市场后,在各大繁华地段圈地开店,并凭借独特的运作模式站稳了脚跟。
多门店标准化是竞争“杀手锏”
王先生看到开零食店赚钱,本想作为加盟商开一个店面,却在“座上客”和“来伊份”先后碰壁。“人家不加盟,说是只直营连锁。”据了解,目前“座上客”和“来伊份”基本上采用直营连锁专卖店的商业模式,店面统一由公司筹划开张。直营连锁模式的优势是,可以直接通过公司与产品供应商对接,从而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新鲜程度上有所保证,也有利于各门店的统一管理。
多门店的标准化经营是这些零食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零食店一般规模不大,就是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店面,看上去不太起眼,但是统一的装修风格,干净明亮的环境给人感觉很轻松。 “座上客”的店面以绿色为主色调,“来伊份”以橙色作为店铺的主打色彩,统一的标准化风格很容易形成规模优势,让顾客产生认同。
产品方面,各门店也都由公司统一配货,保证质量和口味的一致性。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各个门店的销售情况,自动配货让“千店如一”成为现实。跟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店不一样卖的东西一样,在哪个店里都能买到。
开设有这么多家门店,产品又分门别类多达几百种,这些零食企业不可能自己完成生产,而主要采用委托加工(由供应商贴牌生产)的方式。所以才会出现产品包装标志一样,产地却千差万别的情况,比如“来伊份”的小西梅产自杭州,牛肉干来自湖北,野酸枣则是淄博生产。
“鲶鱼效应”激活本土零食业相比外地零食企业在岛城的红火,本地的零食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经营上,有些招架不住。
劈柴院以汇集各种小吃闻名于岛城,李先生在这卖炒货果脯十几年,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摊位。 “生意还行,游客多的时候更好些。 ”据李先生介绍,他摊位上的产品有的自己家庭生产,更多的则是从一些食品厂拿货。“这里卖小食品零食的都差不多,简单点的自己做,要不就是从别的批发商那里进货。 ”宋先生说。
在抚顺路小食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很多人前来批发各种零食,其中不乏一些小零食店店主。 “没有办法,店里一天也就卖那么多。”自己经营零食小店的张先生说。
本地的零食店多属个人经营,规模小不说,在食品新鲜度,精致卫生等方面,也没法同“座上客”这样的连锁店相比。外地零食企业基本上都采取实体店+网络的运营方式,官网成为售卖产品的载体,同时以团购和电话订购的方式补充配合。
“我们这些小店以前日子还算过得下去。现在来了连锁店,日子就难过了。”外地零食企业定位中高端消费人群,借助优势模式迅速扩展,挤占了本地零食企业者的市场空间。
广告宣传的缺失也让本地的零食店吃亏不少,很少有人知道青岛本地有什么有名气的零食店面。而“座上客”“来伊份”这些零食企业则在视觉上让人们产生认知的同时,不断推出“核桃节”“刮IPAD”等促销宣传手段,以此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来伊份”更是借力世博会,把自己的店面开到了上海世博园里。
坐守地利却失掉了先机,被外来的零食企业瓜分了市场,本地的零食商家感到了危机。在“鲶鱼效应”的刺激下,他们开始进行不同的尝试。一些本地的零食商家开始借鉴外地零食企业的经验,发展类似的连锁类店面,在装修风格和产品上也极力跟进 , “百味屋”、 “馋嘴儿”等零食店开始在岛城频繁出现。
(编辑:花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