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在2025年将有望成为服装消费增长的主要中心,两国服装市场相加将成为最大的市场,超过美国和欧盟。
Wazir管理顾问发布的《通往2025之路:纺织品和服装行业报告》指出,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服装市场规模相加将达到7400亿美元,超过2025年美国和欧盟市场相加的7250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该报告,目前中国和印度的服装市场规模估计分别为150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这两个市场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尽管存在全球不确定性和需求放缓。
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市场年增长15%,而印度市场增长略低,为12%。然而,中国和印度的市场表现优于其他主要消费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条件导致了较低的需求增长。报告称,亚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制造供应中心,该地区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消费量将会巨大。这两个国家重要的服装消费地区经济和消费收入高增长,国内品牌开发为市场发展提供支持,这两个国家的网络在线零售发展很快。此外,中印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喜欢时装。在印度,有组织的零售在提高,品牌商品也在发展。
对于整个亚洲的服装市场,有专家认为,一些国家的经济对成衣业依赖过高,出口到欧美的服装价格仍偏低,欧美在全球供应链上拥有更多定价权。即便在亚洲内部,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今后3-4年,亚洲市场将进一步细分:中国、泰国、越南主要生产高端多功能服装,孟加拉国、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主要生产低端服装。
值得关注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纺织业和服装业有不少难以克服的短板。首先,较低的劳动生产率让投资者感到头疼。其次,一些企业特别是婴幼儿用品制造企业,面临产品质量压力。此外,原料和辅料严重依赖进口,使东南亚服装行业净增加值难以提高。
据悉,目前越南服装出口加工业所需面料的自给率只有11.8%,而且大都是普通面料,绝大部分中高档面料仍依赖进口。柬埔寨商务部的报告称,去年,柬埔寨进口服装和纺织品原材料总额为31.2亿美元,主要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泰国、日本和韩国进口。同中国相比,有分析认为,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更具价格优势。因此,中国的一些低端服装制造业正在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然而,在技术水平、机械制造和劳工技术等方面中国仍拥有绝对优势。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编辑: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