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岁的男孩,在进入小学后开始尿裤子,在班级里被同学排抗日战争,失去群体,老师也建议妈咪把宝贝带回家,解决了宝贝尿裤子的问题后再到学校上学。原来这个宝贝从小被妈咪定时把尿,到了幼儿园后老师遵从妈咪的要求,也是定时让宝贝小便,才导致了宝贝在7岁尿裤子。
宝贝的膀胱犹如一个杯子,膀胱中盛满尿液宝贝才能够感受“膀胱充盈”大脑才能够建立“膀胱充盈后到卫生间解便”这样的条件反射。如果成人定时控制宝贝的小便宜,膀胱还未来得及充盈,就被成人下令排出小便,那么,大脑就没有机会建构生理性的小便反射机制。每次小便都被成人指令,这个宝贝的小便反射就建立在成人的指令上,一旦宝贝离开的成人的指令,就无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小便,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被成人控制小便的宝贝,自身对小便的掌控能力就停留在婴儿的无序状态。
在我们传统的养育行为中,对婴儿把尿是一个普遍的情况,人们期望通过把尿来让宝贝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同时又能够减少宝贝尿裤子,避免了洗更多的尿布和裤子,然而,我们却不懂得宝贝在自然的小便过程中,慢慢地体验和学习掌握自己的大小便,这是宝贝控制大小便能力逐渐成熟的一个过程,我们想省略这个过程,却导致了宝贝对大小便的控制能力发展的滞后。
经过我的计算发现
对于幼儿的大小便训练,我们要训练的是让宝贝知道大小便应该在什么地方进行(小马桶上或者卫生间里),而不是要让宝贝按照我们制定的时间来进行大小便。我们建议父母不要为宝贝把尿,给宝贝穿上纸尿裤是很好的选择,相信宝贝能够掌握大小便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够计算出来宝贝的能力发展比“制造麻烦”的价值更高,我们 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和保护宝贝的探索行为了。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