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80后父母们粉墨登场,他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比起其他年代的父母更加重视。然而,对于婴幼儿应进行哪些早期教育,是重在能力、技能的培养,还是健全心智、人格的培养,许多家长却迷茫了。
早期教育应该是什么?是家长带着孩子去早教机构参加几次课程,回到家给孩子放放音乐,看看认知卡片吗?不是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按照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运用多种方式,科学地对其感官和大脑进行刺激,为其以后的认知教育打好坚实基础。其核心在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和自由但又不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为一个完整、独立、心灵自由、自信的人。具备这种心智的孩子,他是自己的主人,他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他逐渐建立起强大的理智智能和情感智能。
然而,很多家长对此缺乏理解,他们把早期教育的重点片面地、过早地放在认知教育上,填鸭式地向婴幼儿灌输知识,而不是把早期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婴幼儿的行为习惯、自立意识、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孩子被强迫或为了得到大人的夸奖而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了别人的事情,严重影响目后的学校教育和积极主动的健全人格培养。因此,较之于单纯的开发智力,孩子心智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早期教育中如何做到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达到心智的培养呢?首先,创设一个非惩罚性的环境。我们利用精彩有趣、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给孩子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但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在自主选择与行为负责中,我们强调尊重孩子,要规范的是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如果看到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我们不会在其他孩子和家长面前直接和孩子说,而是要在孩子耳边悄悄地沟通,并且始终保持对孩子的关爱态度。如此,便可以帮助孩子在非惩罚的环境下从他律逐步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培养社会能力。
其次,要给孩子创设一个“非竞争性”的环境,即强调孩子纵向的比较,而非孩子之间的竞争性对比。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不同,我们不会强迫所有的孩子一起来做同一件事情,当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我们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另外的游戏或运动器材。但是当孩子获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正向的鼓励,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和自信,塑造健全的人格,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最后,多带孩子积极参与结构性的集体活动,如美吉姆的“红圈圈时间”。这种游戏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划定的一个红圈里跟着老师的指令做游戏或动作,时间大概15-20分钟。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帮助儿童建立规则。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聆听他人,从小建立秩序感和规则感。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