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它真的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容器吗?我看未必!学校、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甚至企业都将“尊重”做成标语打在最醒目的地方,似乎在刻意营造一种人文关怀。请问,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词典里的解释看,尊重就是尊敬重视某人某物某事。无论它针对的客体有多大范围,它仍旧是个人的一种情感倾向,既然是个人的情感倾向,我们就无法要求每个人对待相同的人和事保持同样的态度。因此,当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这个词语时,难免就陷入了空话、套话、废话的结果。依我说,尊重不能随便说,我们更不能随随便便要求孩子去“尊重”,这本身就是不尊重的体现。
古语有“尊老爱幼”,为什么不是“尊幼爱老”?或者不是“尊重老幼”?这是因为尊重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尊重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心理过程。首先,它必须是针对一个人一件事情而言,否则必然陷入空谈。例如!德国总理在拜谒波兰犹太死难者纪念碑时,双膝跪地,表示对战争的忏悔之情。他的这一举动立刻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尊重。
相反!如果是极端的纳粹分子,他们会尊重德国总理的做法吗?显然,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值得他们尊重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看眼前的例子。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取得了举国振奋的傲人成绩,他受到了空前的尊重和扑面而来的鲜花、掌声、广告商争先恐后追寻他的身影,为什么?因为刘翔做出了让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亚洲人觉得值得尊敬的事情!北京奥运会时,他的退赛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由尊敬转化成的期望很快被摔得粉碎。由于首因效应的影响,刘翔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英雄怎么可以逃跑呢?英雄就应该战死沙场,于是人们开始放弃对刘翔的“尊重”,鲜花、掌声、广告商也就随之迅速撤离了他的周围。直到大家都快把刘翔忘记的时候,他获得了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的冠军和亚运会的冠军,大家又开始因为他而欢呼雀跃,鲜花、掌声、广告商又回到了他的身旁、我们又开始“尊重”他了。
举这两个例子,就想告诉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尊敬的对象应该是事情,而不是人本身。我觉得蹲下来、跪下来和孩子说话,都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并不应该成为我们“尊重”的对象。我们的“尊重”会让孩子对别人的“尊重”产生苛求。
选择尊重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放弃了自尊,或者说是放弃了尊重自己。由于别人做得好,我们做得不行,才需要尊敬他、学习他。由此可以推断,尊重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自己却总是盲目地动用我们的“尊重”。
尊重之外不是“不尊重”,而是接纳与关爱。在家庭教育中,我不同意“尊重孩子”这种说法和做法。尊重是一种“精神犒劳”,孩子在没有作出成绩而获得这种奖励对他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孩子应该获得更多的接纳与关爱,才是父母应该持有的客观态度。无论是尊重、接纳都是建立在对人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要切实了解孩子的需要、理想和特长,也要让孩子自己清楚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喜欢与别人进行比较,无论衣着、身体还是思想、感受。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超越别人,应该是超越我们自己。
协助孩子制定一个目标,让他每天体会使命感,他会成长得更快。
第一,了解自己的需要,把需要写出来,将不必要的项目画去,顿时会让自己感觉轻松了许多。
第二,了解自己的特长,成功就是让自己的特长足够长。
第三,设计目标。
第四,寻找值得你尊敬的人,并向他学习。
第五,争取帮助尊重你的人,建立互助的关系。
就算到了大同世界,我们对每个人的看法、态度也不会公平、一致,我们应该“尊重”人性的表现。
另外,还要格外强调一点,不要让孩子奢求别人的尊重。要让他们明白尊重是因为你做了一件事,而不是因为你本身。这就是为什么历代皇帝成百上千,我们能够记住的贤君屈指可数了。孔子曾说,不耻下问。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他的尊重还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只要你觉得有“求”于某人,某人就是值得你尊重的人。
尊重其实很重,我们将心放在了那一点上。尊重其实很轻,我们的生活还是要回归平常。当我们的孩子不再盲目喊口号,而是认真地说,我尊重他,是因为我可以向他学很多东西时,我们就可以露出欣慰的笑容了。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