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小宝宝就在不停地进步、学习和发展……小家伙的运动发育有什么规律?怎么一步步帮他从四肢着地到直立行走?一起来看看。
头尾发育
你听说过头尾发育吗?在这个不太常见的词的背后,隐藏着宝宝身体动力建立的程序:这一发育总是从头开始,以腿结束。换句话说,距离头越近的肌肉,越能尽早地主动控制。比如,宝宝首先能控制的是头部和脸部的肌肉,然后逐渐发展到控制腰或者腹部,接着才到腿部和脚。
也就是说,宝宝最早能做的,就是抬起头,转动头,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几秒钟的时间,到了三四个月的时候,他支起头的时间开始长了,头抬得更高了,而且他能够比较轻易地控制肩膀的肌肉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
腰部的力量也是一样。刚开始,宝宝只能躺在床上手脚乱动。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在床上滚来滚去了。再然后,在大人的帮助下,他可以坐一会儿。再过一段时间,他能站了,能迈步行走了。
一天天,他都在进步,在你们惊喜的目光中向着他的目标前进,一天一个样儿的变化,让人不由自主地惊叹:真是太神奇了,他前不久还是个只会吃和拉的小婴儿,怎么这会儿就有这么大的本事了!
小手,从抓到放
几个月大的小宝宝,他的小手无意中碰到一样东西时,眼睛会转向这个东西,然后努力地想去抓住,不久之后,凡是能够到他手边的东西,他都能抓住了:玩具、眼镜、项链、奶瓶……你会看到宝宝在积极地行动:眼睛看,手抓,然后放在嘴里咬,或者拿在手里玩。
有一天你会无意中发现,宝宝会两只手抓东西了:一只手拿着一块积木,互相敲打,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这对于宝宝来说是一大进步。你可以给他各种质地的东西让他抓,让他摸,他会在这个过程中找手感,找触感,丰富自己的触觉体验。
就这样,在经常的抓握中,宝宝的手捏拿的东西越来越小,越来越精细。终于有一天,你发现他能用大拇指和食指像钳子那样拿着一个细小的物品了!这意味着宝宝从此以后能够使用手部的小肌肉完成非常精细的运动。
会抓,还得会放,放要比抓难一些,所以,宝宝的小手抓东西后,慢慢地,要教会他学放手,这也是锻炼他手指力量的好机会。能一抓一放,小手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力。
走路,尊重他的成长节奏
宝宝到了10个月左右,平衡掌握得越来越好了,坐着玩也越来越自如了。这时,他不再满足于坐在原地玩,他开始尝试着站起来。不过,宝宝站立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些心急、胆大的宝宝扶着家具和大人的手就迫不及待地站着了,而比较谨慎的宝宝却仍然坐着不动。别着急,他虽然没付诸行动,但他在用心观察,等到他觉得有把握了,他会站起来的!
学步的早晚,不仅和宝宝的身体发育有关,还取决于他的个性和他有没有朝前走的欲望。有那种特积极、好奇心特强的宝宝,看到什么都要动一动,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下,也有那不着急不着慌的宝宝,任你急得不得了,他也淡定地坐着不动。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这种节奏尤其明显。总有一天,他会迈出第一步的。
大小便也需要肌肉的力量来控制
大约在1岁半之前,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膀胱和肛门的括约肌。1岁半之后,宝宝基本上都会走了,能比较容易地蹲下和起来,而且可以扶着东西上下楼梯,能够自己脱裤子和自己坐下,这意味着他的神经和肌肉成熟了。这时候,他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不限制他也不强迫他
当同龄的宝宝已经能坐、能爬了,你家宝宝却还不能坐,不会爬,你是不是心里有点不安?别着急,宝宝还没有准备好,或者当他觉得受到限制或强迫时,如果你还坚持让他去做,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怎么才能知道他准备好了没有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宝宝给你发出的一些信号,比如,当他准备好了要学习站立时,就会向前伸出手臂,身体的重心也会往前移。
运动能力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慢慢拥有的,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不限制他,也不强迫他。
(编辑:爱动脑)